服务热线
400-004-3650
IL:1979年,在第2届淋巴因子的国际会议上,将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称为IL,迄今已知有18种以上参与了相互介导作用。该介素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他非单核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与美容相关的因子主要有IL-1,IL-2和IL-6。
CSF:对CSF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对造血细胞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液中形成细胞集落,这类因子被称为CSF。从广义上认知,凡是刺激造血细胞的因子都可称为CSF,而刺激造血干细胞因子和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等均有集落刺激活性。
IFN:早在1957年,Lssacs等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是由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的一种因子,可抵抗病毒及干扰病毒的复制,称为IFN。其是由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产生。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可分为IFN-α、IFN-β、IFN-γ等十余种不同的亚型,其生物活性基本相同,除抗病毒外,尚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机制、控制细胞增殖及引起发热等作用。IFN于1991年在中国已通过新药评审,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TNF:TNF是直接引起细胞坏死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分为TNF-α和TNF-β,前者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名为淋巴毒素(lymphotoxin)。TNF除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外,尚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大剂量应用TNF-α可引起恶病质发生,并引起患者进行性消瘦,又称为恶病质素。淋巴因子(lymphokine)。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13、TNF-β、IFN-γ等。
单核因子(monacine):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1、6、8,TNF-α,IFN-α等。
非淋巴细胞:是由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如EPO、IL-11、SCF和内皮细胞产生的IL-8和IFL-β等。
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其有多种细胞分泌,主要有TGF-β1、TGF-β2、TGF-β3,以及骨形成蛋白等。⑼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干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TGF-Ⅰ)、IGF-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神经生长因子(NGF)、抑瘤素M(OSM)、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因子(PDFC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趋化因子家族(chemokine family),包括4个亚组。
细胞因子的特点、作用与功能
目前研究发现,正式命名的细胞因子有数十种以上,且每种细胞因子的数量甚少,但均具有主要的生物学活性。其共同特点:
(1)天然的细胞因子分为静态或休眠,必须激活后才能合成或分泌细胞因子,它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激活免疫细胞和相关的其他细胞;也有细胞无须外源激活化细胞因子。
(2)具有多向性和靶向性。一种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且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
(3)即时性。即细胞随时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随时发挥其生物学的作用;细胞因子极少储存。
(4)对靶细胞作用的强度取决于细胞因子的局部浓度和靶细胞类型。
(5)细胞因子在局部产生,且在局部发挥作用。
(6)具有相互调节,相互调控和相互协同的作用。
(7)主要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并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8)不同细胞因子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一般多数细胞因子为小分子多肽,多由约100个氨基酸组成,无明显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其分子量不超过60 KD。
小分子多肽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由10~50个氨基酸组成。多肽细胞因子主要有控制人体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作用;可100%被人体吸收,而且不易被各种酶所破坏并优先吸收,不需要消化。如果多肽细胞因子减少,可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得缓慢,甚至停止,形成侏儒症;如果成人或老年人的多肽细胞因子减少,可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并可引起各种疾病,使自身全面衰老,甚至过早衰老等[1-2]。
参考文献:
[ 1 ] Baidu文库.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EB/OL]. [2018-02-13]. https://wenku.baidu.com/view/afb8f5d3551810a6f52486f.
[ 2 ] 张振民, 于中民, 冯来坤. 生物美容——细胞因子的新应用[ J ].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28(3):85-88.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6月第29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