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04-3650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大家都了解到干细胞对于抗衰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各位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叫IPS的细胞,对于抗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那么什么是IPS细胞呢?IPS细胞对于抗衰老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将成熟的体细胞诱导成IPS 细胞这个过程只能在体外发生,诱导成功后还是要将这些干细胞输入到人体内部才能起作用,有些部位可以直接注射回去,比如皮下,但是有些部位是不能直接注射回去的,而且有些部位起作用不是以单个细胞的形式,比如心脏,它是一个完整的器官在起作用,把干细胞植入进去只能修复一些疾病损伤。要想让整个心脏的功能恢复年轻状态,只能是用自身干细胞培育出一个新的心脏,等原来的心脏衰老了,再把新的心脏换上去。
其次,IPS 细胞最早是日本人山中伸弥于 2006 年利用病毒载体将 4 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 和 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新编程而发现的。那么当这个细胞已经带有一个病毒,把它输回人体当然不安全,医疗管理部门也不会允许。因此最近几年人们在研究能不能用其他东西替代病毒,我国科学家正在设法用小分子代替病毒,小分子代谢很快,进入人体很快就能代谢掉,所以没有大的安全隐患。
但 IPS 细胞的另外一个不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办法改进,这就是它具有生成肿瘤的危险。IPS 细胞可以无限增生分裂,而且它有潜力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胞。把 IPS 细胞植入人体,一旦环境适合它就会不停地分裂,而肿瘤也是细胞不停分裂形成的,因此 IPS 细胞很有可能会生成肿瘤。所以对于其使用的基本底线是必须在体外把它变成不能增殖的细胞种类,然后才能将这些细胞植入人体。现在科学家们也在做这方面工作,比如用它生成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但是目前为止,没人能做到既保证 IPS 细胞变成的这种不能增殖的细胞种类真的不具有生成肿瘤的能力,又保证这种不能增殖的细胞真的能够起作用。研究人员做细胞不会做单个的细胞, 都是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细胞,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能保证这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 IPS 细胞每一个都转变成了不能增殖的细胞,但凡有一个细胞没有转变,一旦植入人体它就有可能无限增殖成为肿瘤。由于这些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也就限制了 IPS 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