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04-3650
衰老的原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生物学基本原理将衰老原因分为两类。
一、遗传因素
人类大约有10万个基因,其中某些原因在决定人的寿命及衰老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基因谱将完全破译。遗传基因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就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言,新发现的有端粒DNA基因,它位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末端,由DNA与蛋白质构成。线粒体DNA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上。
端粒DNA基因的作用是维持线粒体的稳定,防止染色体降解。线粒体DNA基因与生物的寿命有关。染色体上的DNA基因,主管全部生命遗传信息,它的任何变化,都将影响遗传信息的调控和表达,从而影响生物的生殖、发育及衰老。
基因的作用机制,我们目前所知还很有限。在生殖、发育和衰老过程中,不同基因在特定的调控机制控制下对生命过程起特定的作用。在发育时期,细胞核内可能有某种后动因子使基因组增殖且开放,其表达产物使细胞增殖和发育;当生物成长后,生殖基因关闭,基因组内的衰老基因开放,其表达产物使细胞代谢失调而发生衰老。
新近有实验资料表明,衰老细胞产生一种能抑制DNA合成的因子,这种抑制因子存在于衰老的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这一研究资料指出,控制衰老遗传程序的终点是从产生抑制DNA合成这种糖蛋白时开始的。
是什么机制在调控基因的各种活动呢?生物学家曾形象化地设想生物体内有“生物钟”管理基因在生命衰老过程中起调控作用。这种“生物钟”管理基因的实质是什么?又位于机体的什么部位?人体又有多少“生物钟”?这些至今还是一个谜。
总之,目前有关基因种类、结构和作用机制与生物衰老关系的观点,不少是设想的和推论出来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才能将遗传基因与生物衰老的复杂关系搞的更为明确。
二、非遗传因素
导致人体衰老原因很多,可大致分为神经精神因素、生理因素、生活额习惯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
⑴神经因素:对人体防衰老而言,神经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调解着各个器官的活动,使各个器官的活动之间彼此协调、合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有机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保障代谢运转正常。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人,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代谢会正常运转而不致产生疾病和早衰。
⑵精神因素:人的精神过度紧张或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喜、怒、哀、乐、忧、恐、惊或烦闷、抑郁的情况下,都会破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引起早衰。因此,如欲防止早衰,首先需要保护神经系统。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和劳逸结合等,都是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法宝。精神好、心情舒畅可使人身体健康,衰老来得较慢。
2.生理因素
衰老本身就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且是由多种生理作用共同促成的综合生理因素。有神经内分泌、酶、免疫力、代谢产物等因素。
⑴神经―内分泌因素:
人是多器官生物,一个器官或一个系统的功能往往同时受其他器官或系统的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在这一方面起着最重要的调节作用,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主要是通过神经与激素来调节。人体的各器官所受到的刺激由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又由神经传到各靶器官。大脑对各器官的协调,主要通过控制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再由下丘脑激素控制脑垂体各种激素的分泌,周围激素再控制它们各自的靶器官或组织。如大脑功能紊乱,即整个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妨碍生命过程。内分泌功能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体的衰老。
临床上可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其基础代谢增高,导致早衰;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也是早衰的常见原因。
⑵酶的因素:酶是机体代谢反应的催化剂。老年人的许多重要酶的活性和代谢反应都随年龄增高而下降,这说明酶活性对代谢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反应随之降低,人也显得衰老。
⑶免疫因素:人体的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其主要原因由于胸腺随年龄增长而萎缩引起的。胸腺素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衰老的胸腺使T淋巴细胞识别能力减弱,T细胞也可能不分敌我地攻击自身的细胞。因此,老年人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自身免疫现象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现象的出现,是导致衰老的又一因素。
⑷代谢产物的废物:食物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过程都要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这些消化的废物如果不按时排出体外,可在大肠内产生有毒气体以及酸类、酚、胺等有毒物质。机体代谢可产生二氧化碳、酮体、脂褐素和自由基。这些物质如果留在体内,即可妨碍机体的新陈代谢,因而导致多种疾病和衰老。
⑸自由基:自由基是指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化学基。常见的有氧自由基,主要来自细胞的氧化作用,在细胞氧化还原呼吸链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
人体的自由基防御系统,主要为超氧化酶及过氧化酶。这两种酶均可消除自由基。老年人细胞的抗自由基能力降低,自由基的危害性也增强。
⑹细胞脱水:有的科学家认为,机体的水失去平衡,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水是一切代谢反应的介质,也是保持活细胞原生质胶态的主要成分;水又是各种体液的成分,是营养物、代谢产物及其他多种生理介质的传递媒介。机体水代谢失调,可导致各种生理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衰老。
3.生活习惯因素
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必须符合生理的自然规律,若违背生理的自然规律,就容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加速衰老进程。生活行为种类繁多,仅将重要的加以阐述。
⑴起居无常:人体各种器官在生命过程中都要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调控机制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机制调控下机体有节奏的运转。管理调节的就是“生物钟”,“生物钟”的实质就是神经递质、激素及其他一些具有调控功能的化学物质。
人的生活作息为什么必须有规律呢?因为机体的各个器官的运转都需要消耗能量,当各器官的运转形成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后,完成等量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就比未习惯时所需要的少,器官的损耗也较少,其代谢功能的减退也少,衰老的速度也相应放慢。如果个体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则各器官不能相互适应,即会破环机体各器官之间的协同关系,失去内在平衡,导致代谢紊乱,从而促进衰老。
⑵饮食不节:定时定量饮食可使胃肠消化功能形成条件反射而正常运转,免受伤害。细嚼可帮助消化,减轻胃肠负担;慢咽可预防食物误入气管;进餐时保持心情舒畅,可促进消化及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若暴食暴饮、偏食及狼吞虎咽,就会妨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加速衰老。
⑶营养不良;生命的物质基础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又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为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只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机体有了合理的营养,才能减慢衰老的进程。
⑷便秘、排尿不畅及气道不通:胃肠道、尿道和呼吸道是人体消除消化食物和代谢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所谓人体“三废”的主要渠道,任何一种排泄渠道发生障碍,都会产生严重疾病。经常便秘,食物残渣在大肠内被细菌作用产生有毒的腐败产物进入血流,就会引起全身性疾病。排尿不畅,体内有毒代谢产物积存于血液就会引起尿毒症。代谢废气二氧化碳等不及时呼出,就会引起血液酸碱平衡紊乱。
⑸缺乏运动:适当的运动是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流通,增强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缺少锻炼会使血流缓慢,关节肌肉废退,从而加速衰老。
⑹睡眠不足:人体各器官不停的运转都需要能量,同时各器官本身也在不断的耗损。机体活动需要补充能量,器官损伤需要修复,这些都需要休息。睡眠是器官和整个机体的最好休息方法。睡眠可减少能量消耗和缩短受损伤器官的修复时间。睡眠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如长期睡眠不好、精神疲惫,免疫力就会下降,易患疾病,使衰老提前发生。
⑺不良嗜好:嗜好有别于爱好。世界上凡事都有一个度,爱好过度就成嗜好。喜游山玩水,爱琴棋书画,这些都是有益于健康的爱好。不良的嗜好,如嗜酒、吸烟、吸毒、赌博等,都是恶习,对个人身体和社会均有害无益。
4.环境因素
人的生存环境与人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要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就得保护周围的环境。
⑴放射性物质和毒物:环境中有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和毒物,特别是存在于水、空气及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和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当细胞核的DNA结构受到这些放射性物质侵害之后,细胞会失去修复能力而导致机体衰老。
毒物对人类的危害随工业发展而日益严重。工业废水、废气不断地向江河及空气中排放;农药的广泛使用,使水土不断收到污染;汽车增多,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些都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特别是癌的发生与这种污染是相关的,这不但加速了人的衰老,而且使人收到死亡的威胁。
⑵噪音:噪音能危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情绪,使血压升高,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加速衰老的发生。
⑶温度:环境温度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较大影响。温度降低则人体新陈代谢减慢;相反,温度升高则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人类适合在20℃左右的气温下生存。据对长寿老人的调查,长寿老人多生活在气温较低的山区,这些现象是符合生理规律的。因为在气温高的地区生活的人基础代谢率高,发育较快,故其衰老期到来也较早。
⑷居住条件:人的居住环境极为重要。好的居住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环境周围绿化好,安静优雅,这样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如果居住地空气污浊,周围绿化差,阴暗潮湿以及环境噪音不断,就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并可导致衰老。
5.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的细胞,因此无时无刻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战乱、贫穷、失业、离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随时随地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刺激。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状况,人们只有思想开阔、乐观积极,才能应付自如,保持心理平衡,维持身体的内在平衡,以保证新陈代谢运转正常,各个器官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否则,易导致疾病及早衰。
——海南博鳌莱富凯尔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