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04-3650
皮肤老化是整个机体衰老的一个部分,是人体老化最直观的外部表现。面部暴露于视觉的焦点之上,因此面部集中展示出皮肤的衰老。
一、表皮老化
表皮的衰老主要表现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平坦,真皮乳头变浅减少,使表皮真皮结合不够密切,皮肤受外力易形成水泡。Lavber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基底膜层周期性产生多余的致密物和锚状纤维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可能是老化皮肤弥补真皮与表皮交界平坦之不足的代偿产物。有学者通过显微镜观察老化皮肤基底细胞在大小、形态和稳定性等方面变异较大,这可能是良恶性表皮肿瘤发生率增高的原因。角质形成细胞形态也发生变化,细胞间质疏松,角质层通透性增高,含水量降低,故皮肤粗糙、干燥。
人在30岁以后黑色素细胞开始减少,皮肤可能出现不规则的色素花斑,暴露于阳光的皮肤更易受损,朗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也减少,故激发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抗原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下降,使皮肤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真皮老化
真皮组织结构的改变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真皮衰老主要表现在真皮的厚度变得菲薄,密度降低,真皮内非血管区和非细胞区相应增多。通过超声波和直接测量都揭示出女性比男性皮肤薄,这可能是女性比男性皮肤衰退早的原因。
人到20岁以后真皮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胶原总含量每年降低1%,胶原纤维变粗、密度增大,且变为不可溶性,不易被胶原酶所分解,胶原稳定性增强。研究资料表明,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降低,Ⅰ型胶原合成减少,Ⅲ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由于胶原纤维的这些改变,使胶原应力传导减弱,易因过分伸展牵拉而发生撕裂伤。
人到50岁以后,多见真皮网状层弹性纤维排列改变,在电镜下纤维边界模糊,偶尔可见纤维断裂,同时弹性纤维含微丝减少,电子密度的内含物增多,弹性纤维形态变异复杂,导致皮肤牵拉后弹性回复力减弱;真皮乳头最高位置紧贴基底膜下的弹性纤维网消失了,电镜下显示非正常弹力纤维由大量微纤维沉淀构成,这种弹力纤维的退化导致皮肤松弛而形成细小皱纹。人到70岁以后,由于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结构改变,导致皮肤生物力学的改变,皮肤的伸展能力和弹性回复力明显下降。故可将皮肤弹性回复力作为测量皮肤老化程度的一个参数。人在35岁以后皮肤张力明显下降。
皮肤老化后血管相对减少,在真皮乳头层垂直毛细血管减少,由于供养皮肤的微循环减弱,皮肤调节温度功能减弱。此外,真皮内透明质酸、硫酸盐类减少,改变了皮肤的粘滞度,皮肤清除废物的能力降低。
三、皮肤附属物老化
人体进入老年,汗腺数量减少且功能减弱,在光镜下可见汗腺排列紊乱、分泌细胞萎缩、管腔扩大,再加上脂肪质粒增多(可达胞内容量的5%~10%),汗腺分泌功能减弱,故老人对高温、出汗反应低下。皮脂腺尽管在数目上不变或可能增加,但分泌皮脂功能下降,皮脂分泌减少。由于汗腺分泌不足,加上角质层吸水能力减弱,因而皮肤表现为干燥和粗糙。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神经末梢的密度显著减少,皮肤中环层小体和触觉小体明显减少,表现为老年人皮肤感觉迟钝。
——海南博鳌莱富凯尔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