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04-3650
I在病理状态下,细胞因子会出现异常性表达,表现为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缺陷,而细胞因子表达过高,会使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水平增加。
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缺陷:包括先天性缺陷和继发性缺陷[5-6],表现为液体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缺陷,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导致感染、肿瘤等发生。由于免疫功能全面下降,可表现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系列症状。
2、细胞因子过高表达:在患有炎症、自身免疫、变态反应等疾病时,因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成百上千倍增加,促进了炎症过程,从而使病症加重,故可采用细胞因子抑制剂来治疗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性疾病。
3、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水平升高:由于细胞膜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膜脱落,使其成为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而存在于体液和血清中。当在某些疾病发生时,会出现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水平升高,以及结合细胞因子增加,细胞因子不再与膜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实际上是封闭了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的治疗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产生重组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已用于临床治疗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碍等,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细胞因子已成为新一代的治疗药物,其低剂量即可发挥药效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制剂,也是对一些疑难杂症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目前已获批准的药物有干扰素α、β、γ、ε,PO,GM-CSF,G-CSF,IL-3;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L-1、3、4、6、11,M-CSF,SCF,TGF-β等。其通过各种途径而使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有IFN、IL-2、TNF、CSF。细胞因子阻断和拮抗疗法是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阻断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以及受体后信号的传导过程,使细胞因子的病理性作用难以发挥。
文章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6月第29卷第6期